甘孜踢踏

简介

踢踏舞,藏语称为“夏卓”,是集“词、琴、歌、舞、踏点声” 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甘孜踢踏在保留了踢踏舞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自成 一派,将富有艺术内涵的表演,优雅的舞蹈动作与舞者惊人的体能完 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奔放、粗犷的特色舞,被认为是康巴特 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2004年,甘孜县被四川文化厅命名为“民间 艺术特色文化藏族踢踏舞之乡”,2014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

曾有人这样评价:“倘若爱尔兰踢踏、西藏踢踏踏出风格,那么 甘孜踢踏就舞出了风采。”作为康北地区别具一格的舞蹈流派之一, 如今,甘孜踢踏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娱乐、大型演出、民间歌舞等各种 场合,是甘孜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甘孜县踢踏演出 队也曾代表甘孜州到北京、成都、云南、迪庆等地演出,用这一独特 而撼人心魄的舞蹈形式,充分展示了康巴人民热情洋溢的情怀和奋发 向上的品质。

甘孜踢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邦文)

“金甘孜”艺术团成立于2003年5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 心、重视和支持下,积极完成了县上活动和有关接待工作,并多次应 邀参加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宣传了我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提 升了甘孜县的知名度,同时也为我县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累了一 定的经验。

时光孕育灿烂民族艺术

甘孜踢踏舞最初是从羌姆(寺庙跳神舞)中分流而演变出来的。 它是宗教意识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来源于藏族早期苯波教的祭 礼舞蹈。据藏史资料记载,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区出现了最早的原 始宗教——苯波教。从其内容上看,它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是沟 通百姓与神灵关系的中间媒体,这样就构成对神灵的祈求,如:祭祀 、祈祷、巫觋之术等各种教仪,巫师自然就成了苯波教举行宗教仪式 和占卜祈祷的舞蹈家。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宗教的发展,已进入奴隶制 的藏族民间艺术不断得以发展与完善,如与舞蹈相结合的“鲁”体民 歌和苯波教“摇鼓作声”、祭神法舞“巫舞”不断发展、变化,形成 了以娱神驱鬼,禳灾迎祥的“羌姆”。莲花生大师到藏后,大力推行 佛教,竭力使佛教教义与苯波教义融合,根据佛经故事将佛教教义和 苯波教义巫师祈神仪式以及土风舞结合,改编成一种新的西藏佛教祭 神舞蹈形式。这种宗教舞蹈虽然带有相当浓厚的佛教色彩,但它是当 时百姓的思想情感和愿望的生动体现,是藏族民间歌舞和民间表演的 最初代表形式。

藏民族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美誉,甘孜 儿女能歌善舞,对于代表甘孜县卓越文化艺术的甘孜踢踏,更是挥舞 自如。甘孜县居住有藏、汉、回、苗、彝、壮、布依、满、白、土家 等13个民族,全县人口近六万人,除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的人外, 无论男女都能跳甘孜踢踏。甘孜踢踏的发展在近代更是发生了巨大的 飞跃,它被广泛地运用到娱乐、大型演出、民间歌舞等各种场合,成 为代表甘孜县的“传统民间舞”。近年来,甘孜县委、县政府曾多次 组织全县性的踢踏表演赛、普及甘孜踢踏汇演等活动,在机关干部职 工和农牧区群众中大力普及甘孜踢踏。目前,无论是春节、藏历年、 迎秋节等重大节日庆典,平时集会、耍坝子或是田边地角休闲,还是 成人、少儿参加的文艺演出,只要有歌舞演出的地方就有甘孜踢踏的 表演。

文化遗产 世代相传

甘孜踢踏作为民族的、传统的艺术,有其重大的艺术价值、历史 价值和民族价值。

甘孜踢踏流传数百年,作为一种藏民族文化艺术,在丰富舞蹈形 式、加强文化交流方面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作为一种舞蹈表演形式, 它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供人们观赏、品味。合理开发并充分挖掘、整 理民间踢踏资源,可以追溯近代康巴乃至藏区藏民族的发展史及藏传 佛教的演变历程,并为我们考究藏文化渊源提供大量的史料。

甘孜踢踏作为文化遗产,经过较长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 了多种不同形式、不同格局的踢踏种类。但是,甘孜踢踏作为少数民 族文化中的舞蹈文化遗产,正面临被人们无意识地逐步遗弃的危险, 我们必须采取法律手段和正确措施,努力保护甘孜踢踏这一历史悠久 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必要的鉴别、维护、传播、 保护和宣传,使其在甘孜县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并保证其文化特异性世代相传、永存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