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乐舞
甘孜县境内第一大寺——甘孜寺,为了丰富百姓和僧人的文化生活,寺庙僧人通过击鼓作声为基础的宗教舞蹈。慢慢的,随着时代的 变迁,经过历代寺庙艺人们的创造革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康巴民族风格的僧舞——寺庙乐舞。
寺庙乐舞又名僧侣舞,僧人们身穿简朴的僧服,头戴“色多”僧帽,不带任何道具,挥袈裟长袖,在表演中主要以奏鼓为乐,长音短调,缓唱急转等婉转悠扬的戏曲腔调为主,舞姿形式多样,演绎中不失优雅与端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寺庙乐舞)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1962年7月26日,甘孜县甘孜寺僧人,现为寺庙舞导师。1980年进入甘孜寺并学习僧侣舞,在近30年内演艺共计600余场,全为免费公益性演出。 至今已教授近千僧人学徒,对甘孜寺僧侣舞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起初,黄教的仪式以僧侣的舞蹈和戏剧表达。华丽的服装和面具象征可怕的魔鬼、骷髅、佛教神祇中的保护神。在叙述佛教历史与民间传说的戏剧中,繁复的布景、服装和面具,以及固定的对白,都是典型表现。每年在寺庙大型活动中,郎扎•伊加拿布活佛、香根•土登格勒活佛及那仓•向巴来翁•丹曲成来活佛及甘孜县有关领导同志亲临甘孜寺观看。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僧侣舞也与其他文化一起一度被终止 ,直到1982年,甘孜寺的益西嘉措喇嘛又开始对僧侣舞蹈进行编排, 并结合甘孜县特有的民间舞蹈艺术,创作了现有的甘孜镇僧侣舞,并向甘孜县境内的各大格鲁派寺庙传承和发扬,今天甘孜县的各大寺庙的节庆活动中,僧侣舞已是不可缺少的舞蹈形式之一。
甘孜僧侣舞表演内容主要以鼓为节奏,长音短调,缓唱急转等戏曲腔调。其特征表现为:由穿僧服的格鲁派僧人跳;强调对手的运用,也很强调整体的和谐;舞蹈蕴涵着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舞蹈还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
一般用来表达藏传佛教教义的僧侣舞,最初用意是在抵挡恶魔和安抚保护神。至今,它仍保存向灵邀宠的作用。表现了僧人热爱生活,普度众生,丰富和活跃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僧侣舞蕴藏着康北宗教民俗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佛事活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宗教人文精神,是100多年来宗教文化的思想精髓。
僧侣舞中有许多原始淳朴的艺术创造,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的心灵、触动人的情感。通过僧侣舞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甘孜县宗教文化背后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 方式、僧侣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