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萌芽,星火燎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 礴走泥丸。”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 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 第一次,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长征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而且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穿越时空的精神象征。

革命火种

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 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 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 在二万五千华里(12500公里)以上,长征过程中,翻越大面积的雪 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主力由出发时的30万人锐减到 2万5千。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 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 力量。

进藏准备

红军长征的大部分路程经过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各部队认真执 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争取和团结少数民族及宗教 界上层人士,增进了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了解与团结。红军长 征历时2年,仅甘孜藏区活动时间就长达15个月。红军在雪域高原进 行休整、补充,为北上做准备。为了不增加藏区人民的负担,并让藏 区人民认识这支革命队伍、支持这支革命队伍,红军在进入高原之前 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甘孜会师

甘孜州是中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纽带, 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桥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 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35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 先后进入甘孜州16个县停驻,活动期长达15个月,红军第一次在中国 藏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36年,红四方面军和二、六军团先后进入甘孜县,中共中央指 示红二、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7月2日,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 面军在甘孜召开会师大会。甘孜大会师后,红二、六军团也改编组建 为红二方面军,由贺龙任军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红二、四方面军 会师后,根据红军总部电令,红二、四方面军均以松潘、包座为目标 ,分左、中、右三个纵队北上。7月下旬,北上红军三个纵队经过艰苦 行军,已经先后离开西康境域,逐渐聚集于川西北与甘南结合部地带。 甘孜会师共计费时7个月零10天,行程约1万余里,取得了长征入 康的胜利。甘孜会师也成为了红军长征史上重要的转折点。